被公认为高度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纺织业, 在东南亚国家已逐渐发展起来。部分主要是耕地增加的优势, 因为纺织品需要大量的原材料, 如棉花和黄麻。除此之外, 高农作物补贴预示着该地区的经济增长将会很好。中国已经维持了几十年的黄金期, 但由于不断增加的劳动力成本, 它正逐渐失去光泽, 这也有利于印度、孟加拉和越南等其他国家抓住机遇, 驾驭增长。孟加拉国的平均劳动力成本为每月68美元, 在中国每月321美元。与中国相比, 印度和越南的劳动力成本要便宜得多。在全球范围内, 中国是纺织品出口的领头羊, 而印度则逐渐成为世界第三大纺织品出口国和第五大服装出口国。
印度的优势
印度纺织工业的总值为1200亿美元, 预计到2020年将超过2300亿美元。固有的优势包括: 强大的 多纤维基础 (棉花、黄麻、丝绸、羊毛和合成纤维)、过度投资、增加可支配收入和政府举措。在2016-17 预算中, 技术纺织品的原材料关税减少到2.5 %, 这降低了纺织制造商的生产成本。此外, 诸如税收激励、就业保障和公积金计划等举措将使纺织行业更加强健。此外, 印度在2016-17 年也获得了6.2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, 这是2013-14 年外国直接投资的3倍。但是印度也面临着失去机会的危险, 越南和孟加拉正在通过廉价劳动力加强他们的国力。统计数据显示, 当印度的经济增长率为负 1 %(2015-16)时, 由于廉价劳动力的可及性, 加上以大型服装厂的形式处理大订单的能力, 孟加拉国实现了6%的增长。一般服装厂只能雇用150人, 而孟加拉的服装单位所雇员工约600人。由于规模的限制, 印度的制衣厂无法处理特大订单, 并且正在失去业务, 使之向邻近国家的同行。
孟加拉的措施
孟加拉政府千方百计地推动服装制造商的增长。该国家的2017纺织政策说, 政府将确保进入免税市场, 并帮助私营公司发展基础设施, 鼓励在纺织品中使用。它还将建立学院和培训机构, 以促进当地的时装和纺织品品牌。不过, 政府必须在制造单位推行国际标准, 特别是在最近发生了成衣厂大楼起火及倒塌的工业大灾难之后。这是为了确保良好的工作条件, 使廉价的制造业不应以工人的安全和保障为代价。
越南的发展
越南的服装业也出现了10%的出口增长 (2015-16)。在消除非关税壁垒和实施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之后, 新的外国投资涌入纺纱和织布业。尽管美国是越南纺织品和成衣的最大进口商, 虽然它已退出 TPP, 但其他GDP 总额为12.4 兆美元的11个国家, 已同意签署这项协议。该协议将帮助越南深入进入全球供应链, 改善其出口, 同时也将改革劳动力市场。Texhong Textiles (中国)、Itochu (日本) 和Kyung Bang (韩国) 都已在越南投资建立纺纱和主轴工厂。除了以少量的资本投资就可建立一个工厂的因素外,这个国家的年轻劳动力愿意以低工资工作,这使得越南成为了制造工厂的枢纽。因此, 近年来大品牌, 如耐克和三星把它们的工厂从中国转移到这里。
进一步挖掘潜力
越南和孟加拉服装的未来前景看好, 因为该国政府不断努力降低成本, 改善销售工作, 并通过各种税收优惠措施和计划, 推动中小型企业扩大规模。然而, 时间会告诉他们, 如果这些国家能够在整个纺织市场上取代印度, 而不仅仅是服装业, 那么要看他们能否提高其运营效率。